与不少人预想的一样,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中国车市“期中考”成绩单上的亮点,也成为上半年中国市场消费的重要类别。
【资料图】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,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78.8万辆和374.7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42.4%和44.1%,为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好转、实现较高增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。
更重要的是,在下半年提振消费的大局中,新能源汽车依靠强劲的增长动能,凭借对动力电池、自动驾驶、通信设备等供应链,以及充换电站、后市场、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强大带动作用,再次被各方寄予厚
为进一步提振汽车消费,更大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持续健康发展,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近日印发《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》,提出优化汽车限购管理政策、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、着力提升农村电网承载能力、推动公共领域增加新能源汽车采购数量、加强汽车消费金融服务等措施。
事实上,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能源消费结构转型,从新能源汽车入手促进汽车消费,既有利于提振大宗消费,拉动内需和出口,又能符合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的环保要求,推动产业转型。
比亚迪打头阵,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提高
继2022年一举摘下中国乘用车市场、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双料冠军后,比亚迪今年上半年丝毫没有懈怠。
8月1日,比亚迪发布公告称,7月公司新能源汽车共销售262161辆;2023年1-7月累计销量已达151.78万辆,同比增长88.81%。值得注意的是,比亚迪海外销售数据亮眼,7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18169辆。
长江证券的研究报告分析称,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已实现弯道超车,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,比亚迪在技术与成本上取得了领先优势,有望在市场快速扩容之际抢占份额,并通过全球化布局进一步打开销量与业绩成长空间。
统计数据显示,目前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1.5%,豪华车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34.2%,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有4.2%。自主品牌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内销和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。
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,自主品牌审时度势,采取了国内、国外市场并行发展策略,并在新能源汽车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。
“头部自主品牌转型升级表现优异,如比亚迪、吉利、长安、奇瑞等传统车企,借助电动化、智能化转型,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市场份额。”他介绍说,在6月乘用车销量榜排名前10名的车企中,有4家为自主品牌。
值得注意的是,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、太阳能电池一道,合计出口增长61.6%,迅速成为拉动中国出口整体增长的“新三样”。
有分析认为,从服装、家电、家具等为代表的“老三样”到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“新三样”,中国新能源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,折射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,也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,今年上半年,我国汽车企业共出口整车214万辆,同比增长75.7%。其中,新能源汽车出口53.4万辆,同比增长1.6倍。
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研究员盘和林看来,这些成绩单足以证明,过去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是成功的,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水涨船高的市场占有率,比亚迪等龙头企业也纷纷在全球产业链中取得了话语权。他表示,接下来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,既要有合理的政策红利,也需要自主品牌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。
“一方面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、供应链较完善,并在动力电池领域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,例如比亚迪等中国企业都在电池领域掌握了关键技术;另一方面,中国向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,已经在充电桩、换电站建设上进行了充分布局,这有利于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。”独立汽车评论员白德认为,汽车业电动化转型即将进入下半场,考虑到中国市场竞争异常激烈,各企业需要拿出更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。
本土化研发队伍搭台,外资品牌电动化转型渐入佳境
“与去年相比,中国汽车市场有所回暖,但依然充满挑战,竞争十分激烈。”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,2023年下半年,随着汽车消费市场和消费者信心的进一步恢复,宝马将推出更多极具吸引力的纯电产品,并对继续保持业务增长充满信心。
据了解,2023年上半年,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整体销量实现正增长,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近3倍。其中,BMW iX3和全新BMW i3表现抢眼,上半年销量均超过2.1万辆。
“电动化攻势为宝马全年业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”高乐告诉记者,宝马第三款国产纯电产品——创新纯电动BMW iX1今年内将在沈阳投产,它将率先应用第9代(BMW)操作系统。宝马中国的数字化研发团队深度参与了该系统的开发工作,有70%的功能是针对中国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开发。
据他透露,宝马正在对中国研发体系进行战略升级,中国客户的需求将更快、更准确地融入宝马未来研发战略。
事实上,由于新能源汽车对智能化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,越来越多的外资车企加大了在华本土化研发投入。
继今年5月访华时表示“将与中国伙伴携手推动新能源汽车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”后,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·博拉近日再次重申,通用汽车将投入聚焦在电动车、自动驾驶、软件等最关键的增长领域,赋能未来业务发展。
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,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零售销量超过52万辆,同比增长9%。其中,新能源汽车在第二季度销量超过11.5万辆,创历史同期新高。按计划,得益于电气化与智能化技术平台的规模效应,通用汽车今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20款全新及改款车型,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新能源车型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上汽通用汽车8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,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交付10017辆,单月销量首次突破1万辆,同比增长138%,环比增长33.5%。
有业内专家认为,过去合资品牌在开发新车时要兼顾全球各地的不同需求,往往是将全球车导入中国市场。但如今,在电动化、智能化等领域,中国市场出现了独特且具有前瞻性的产品需求,因此合资品牌的产品导入策略需要调整得更加与时俱进,才能跟得上中国市场的节奏。
对此,崔东树分析称,不少合资品牌已经加大了在华研发投入。未来,基于中国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,合资品牌也能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。
破解盈利痛点,车企争相打造品牌“护城河”
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良好,中国品牌“出海”和外资品牌转型也都初见成效,但如何打造在新能源赛道的品牌“护城河”,仍是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必答题。
其中,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重要保障,充换电基础设施成为不少车企加紧布局的重点。
宝马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,截至目前,BMW公共充电网络已在全国接入超过54万个公共充电桩,覆盖320多座城市。2023年上半年,My BMW App上用户的公共充电订单同比增长138%。接下来,宝马还将进一步扩大充电网络布局。
作为换电模式的积极倡导者,蔚来在7月31日宣布,已建成1638座换电站,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449座。在不久前举办的NIO Power Day 2023上,蔚来发布了“按日电池灵活升级服务”、全新换电收费标准,以及V2G充电桩等创新服务、技术与产品。
“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市场还没有见顶,在一个朝阳行业,大家应该共同努力,提升所有电动汽车用户在充换电时的体验。”在蔚来联合创始人、总裁秦力洪看来,只有让用户获得好的体验,电动汽车的发展才能更顺畅。
一方面,截至2022年年底,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226辆,很多家庭未购买汽车,汽车消费还有较大增长空间;但另一方面,与其他国家相比,中国车企数量最多,不少品牌只能“以价换量”,不得不在低盈利甚至亏本卖车中咬牙坚持。
一位汽车垂直网站高管曾向记者感慨说:“光与我们合作的品牌就有100多个,全世界还有哪个行业,能够容纳这么多品牌一起竞争?”
“只有产品好、技术强、规模大、产出快的头部企业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。”白德表示,自主品牌要抓住在新能源赛道的已有优势,避免“躺赢”的幻想,围绕盈利这个“赛点”,进行大刀阔斧的转变。
据测算,今年8月,比亚迪将迎来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,成为全球率先达成这一目标的新能源车企。
一组被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数据对比是:从“第1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”用时13年,从“100万辆到200万辆”用时1年,从“200万辆到300万辆”仅用时半年……过去,比亚迪一次次刷新“加速度”,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的全景。
如今,2023“消费提振年”下半场已开启。在提振消费的政策暖风下,在全球绿色出行加速变革的大环境中,中国新能源汽车仍然是拉动消费的主引擎、产业升级的主战场。(记者 许亚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