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本报讯 (记者 袁冰洁) “我们已组建工作专班,牵头带动,全力打造‘仓颉+文庙+赫胥陵’文化链。”近日,在赫胥陵文旅产业开发项目座谈会上,南乐县县长魏志峰告诉记者,南乐县将在已有景区仓颉陵、文庙的基础上,开发赫胥陵景区,形成“仓颉+文庙+赫胥陵”文化链,推动南乐县文旅产业向好向高迈进,带动南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不断开创南乐县文化传承和发展新局面。
赫胥陵位于南乐县城东北20公里的福堪镇宋耿落村南土冢上,全称为东汉晚期公侯墓群,俗称“赫胥陵”“赫王坟”,年代大约是东汉桓帝延熹三年。墓主官为公侯,年俸禄二千石,位列公卿,为当时在朝显贵。经过1978年和1999年两次挖掘,出土国家一级文物1件——“盘龙万砚”、二级文物2件、三级文物多件,是河南省最大的汉墓。墓中出土的文物分陶器、石器、铜器三大类,陶器又分红、灰、釉、彩四种。其中,银黄色釉陶仓楼四层重檐,小巧玲珑,造型别致,为研究汉代楼阁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,曾赴郑州、日本等地参展。
目前,赫胥陵占地1000余平方米,共有3座呈“品”字形排列的汉墓。墓为砖石结构,由甬道、墓门、前室、中室、后室及两侧面四耳组成。墓室东西长22.5米、南北宽19米、高5.25米,其规模结构俨如帝王陵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明轩认为,赫胥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、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,其开发价值不小于仓颉陵和文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