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李凤文系中国知名财经评论员
2月10日,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3年1月份金融数据。数据显示,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.9万亿元,同比多增9227亿元。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.98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。新增信贷大幅放量,并创下单月新增贷款规模历史新高。新增信贷创新高反映国内经济复苏动能增强,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,推进稳增长。
从贷款结构上看,1月新增信贷主要以企业贷款需求为主,尤其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对信贷增长起到主要拉动作用,而居民贷款增长较为偏弱。分部门看,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增加341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;企(事)业单位贷款增加4.68万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增加1.51万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3.5万亿元,票据融资减少4127亿元;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585亿元。
(资料图)
毋庸置疑,信贷投放量的加大,对经济企稳回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。1月信贷“开门红”并创新高,是市场预期回升、货币政策和监管要求适度靠前发力、银行前期项目储备充足等多因素叠加的结果。
一方面,市场预期回升,企业等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增加。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,企业加快恢复生产,消费也在加速反弹。今年春节期间,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2.2%。同时最新数据还显示,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50.1%,比上月上升3.1个百分点。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,表明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。尤其是春节过后,各地拼经济按下“快进键”,一些重大项目集中开工,贷款需求增加,为贷款增长和经济企稳回升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另一方面,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适度靠前发力,在此引领下,银行加速贷款投放。人民银行、银保监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于1月10日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,研究部署落实金融支持稳增长有关工作。要求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,适度靠前发力,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,精准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、薄弱环节。
两部门在召开的2023年工作会议中,均对金融支持经济作出具体安排。人民银行要求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,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;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。银保监会要求全力支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,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。做好对投资的融资保障,支持社会领域加快补短板。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,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,确保稳增长资金需求。
除此之外,在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的过程中,政策性银行、国有大型银行积极履行大行责任担当,充分发挥头雁作用,为实体经济“输血补气”。今年以来,工商银行坚持靠前发力,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。截至1月底,全行投放公司贷款超9000亿元,净增量是去年同期的1.5倍。其中,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净增超过2000亿元,是去年1月份增量的2.1倍。农业银行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、普惠金融、基础设施、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,重点做好涉房贷款、基础设施基金配套融资、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投放。最新数据显示,包括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等大型银行以及一些股份制银行,1月份信贷增长均创3年来最高。其中,制造业、小微企业、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等领域贷款增速靠前。
不过也必须看到,1月住户贷款增加同比有所减少,反映出居民消费偏弱,支持消费复苏,需要重视居民消费能力、消费信心和意愿。就金融部门来说,要合理降低消费信贷成本,提升人们消费意愿。同时,继续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支持各地因城施策,用足用好稳楼市政策,满足住房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,推动楼市加快复苏。
与此同时,要加强财政、金融等政策的协调配合,保持货币环境适度宽松,确保信贷投放的均衡性、持续性和精准性,避免信贷投放忽高忽低,给经济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。一是要继续加大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,发挥稳增长“压舱石”作用,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。二是要强化对制造业、小微企业、“三农”等薄弱领域和环节的支持,尤其要帮助住宿餐饮、文化旅游、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冲击严重行业的小微企业纾困,有效解决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,以此促进消费,拉动经济增长。要使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,精准投放到政策支持的领域,为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,实现绿色发展,服务好乡村振兴。
值得关注的是,通过扩大投资虽然可以对冲经济下行,促进经济平稳运行,但越是在扩大投资的时候就越容易出现盲目上项目、铺摊子等苗头,造成巨大浪费。对此,银行在贷款投放上,要加强可行性研究,严格落实各项要求,避免支持低水平重复建设,谨防出现投资过热。同时,要加强个人经营贷款管理,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