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王羲之大变前人之法书
(资料图片)
王羲之对于中国书法的一大贡献在于他对于笔法的突破。突破指的是较之于他的前辈大师如钟繇等人而言。
众所周知,王羲之之前的书家始终拘囿于圆笔中锋用笔,所书线条厚重高古,但毕竟只是一种状态,对于毛笔笔锋的开发相对乏力。
毛笔尖、圆、齐、健四德之中,圆与健为毛笔性能,所有书写者都要使用,只有发挥出毛笔的性能才为书法家;尖与齐则是毛笔形态,束毫则尖如锥,铺毫则齐似刷。
王羲之之前的书家所持守者为束毫中锋,而于铺毫则未有涉及。王羲之正是将毛笔的这一面发挥的淋漓尽致,使书法为之一变。
二、“铺毫”应该这样用
铺毫书写的线条其妙处并非如一般人所言的只是 一个方笔而已 ,而是在书写笔画时的随意所如,信手一挥,线形已具。
宋人黄休复在《益州名画录》中设有“逸格”,主要表现为“笔简形具,得之自然”,而在书法上,王羲之一脉的新法行书正是“逸格”。唐人行书正是王羲之行书的忠实继承者,所以,学习唐人行书首先要学习这种“逸格”的用笔。
这类用笔的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调整笔锋状态为铺毫,可以是在掭笔时即将笔锋打开,也可以在落笔时使用发笔动作。
二是起、收笔的平动下的信手挥洒,而不是起笔处落笔重按和收笔时顿笔之类的宋元之法。
三是线形在横、竖则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,其他笔画则是这两类形状的变异。
四是在线质上表现为清新自然,雅致干净,自起笔向收笔处的流动感是主要追求目标。
三、“笔简形具笔法”是古法
“笔简形具笔法”书写出来的线条很容易产生飞动的效果,但其难度恰恰在于:一方面会让人误解其笔法过于简单而加以拒斥;另一方面是因此总想做出很复杂的用笔动作,于是在起、收笔上大做文章,唯恐不够到位,结果是笔画两端被堵死,线条动弹不得,米芾所嘲笑的那种“奈重儿握蒸饼势”即是如此。
同样,在行笔的过程中的平动亦是技术要害,通常书写者很容易为 上下运动的提案笔法 所误导,两端按笔,中间轻提,于是形成两端重,中间轻,一划而过的现象。南朝梁时的庾元威对此类用笔之病有很形象的批评,他说:“秾头纤尾,断腰顿足,一八相似,十小不分。”
起、收笔有无重顿和中间行笔是否轻提一划而过,成为古法、今法的重要分水岭:起、收顿笔和行笔轻提为宋元以后的今法,反之则是王羲之传承下来的古法,所以,学习唐人行书于此不可不慎。当然,所谓古、今之法的区别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用笔方式。
书写过程中人为的动作愈少愈能接近自然。“得之自然”的自然既是指书写工具——毛笔的自然之形“齐”,也是指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无需有多余的动作即能达到书写的效果,自然而然,信手挥去,自然遒韵天成,妙手得之,是为“笔简形具”。
笔简形具得自然!
请看王羲之手札,细细品味,可领悟其 “笔简形具笔法”!